商超“冰火两重天”:下沉市场、自有品牌成新风口
元描述: 商超行业“冰火两重天”,传统大卖场式微,仓储式、会员制模式崛起。下沉市场成为新风口,自有品牌成为各商超着力点,以高质价比和差异化商品吸引消费者。
引言: 曾经的“你好我好大家好”,如今已成往事。商超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,传统大卖场模式逐渐式微,新兴业态如仓储式、会员制超市异军突起,下沉市场成为新风口,自有品牌成为各商超着力点。然而,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下,谁能最终脱颖而出,成为行业的领跑者?
H2: 商超行业“冰火两重天”:传统大卖场式微,新兴业态崛起
2023年,中国商超行业呈现出“冰火两重天”的景象。一方面,传统的大卖场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,不少企业被迫关闭门店,甚至退出市场。另一方面,新兴业态如仓储式、会员制超市却异军突起,快速扩张,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。
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,2023年国内超市TOP100,在销售规模和门店数方面较上年有所下降,尤其是传统的大卖场。永辉、大润发、华润万家销售规模和门店数双双下降,卜蜂莲花销售额跌幅甚至超过20%。进入2024年后,永辉超市关闭38家门店,华润万家关闭15家门店,沃尔玛中国也关闭了17家沃尔玛超市,城市超市Cityshop则宣布停止所有门店业务,彻底退出市场。
然而,一些企业却逆势增长,展现出强劲的活力。比如,山姆在疯狂扩张,截至目前,山姆在全国已经开出了48家门店,且山姆计划未来每年都有6-7家新店开业。盒马鲜生+盒马mini的门店数量,在2024年上半年突破了400家。奥乐齐以“穷鬼超市”的定位吸引眼球,9.9元的白酒、牛奶、洁面乳等吸引了大量年轻人。还有火速蹿红的胖东来,不仅自己的门店在节假日人山人海,还走出许昌,开始爆改各地同行。
H2: 下沉市场成为新风口:商超加力下沉,抢占县城市场
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下沉市场成为商超争夺的焦点。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非一线城市,甚至是三线、四线、十八线的县城。
山姆上半年的新店落户南京,并计划在晋江和张家港开出新店,门店范围将更多触及县级市。盒马门店也已覆盖超三十个城市,7月在义乌开出新城首店。大润发M会员店开业的4家门店则全部布局江苏,在南京、常州、扬州、常熟与其他商超展开竞争。
胖东来更为“下沉”,其13家门店全部位于新乡、许昌这两个三、四线城市,满足两地千万级人口规模市场对更高质量消费的需求,在2023年就以12家门店实现46亿元的销售规模,位居2023中国超市第31名,其成功经验也被永辉与步步高超市学习。
H2: 自有品牌成为各商超着力点:高质价比、差异化商品吸引消费者
自有品牌成为商超争夺消费者青睐的重要武器。通过开发高质价比、差异化商品,商超可以增强自身竞争力,吸引更多消费者。
胖东来爆改永辉,卖得最好的就是其自有品牌网红月饼和啤酒,有专门的队伍排队,每人限购一份。一上午,4000多份月饼、3000多箱啤酒销售一空。除了月饼和啤酒,东来熟食、DL果汁、自由·爱白酒、DL燕麦片、DL洗衣液、DL毛巾,这些都是胖东来的拳头产品,甚至有人专门代购。
根据《2023中国商超自有品牌案例报告》,中国超市Top100企业自牌销售占比从2018年的3.2%逐年上升到2022年的5%,其中,山姆在中国的自牌占比超30%,盒马在2022年10月底自牌销售占比达35%,奥乐齐更是表示其在中国的自牌占比已达90%。
不只是会员店、折扣店,大卖场业态的传统商超同样发力自有品牌。永辉超市2023年自有品牌销售额达35.4亿元,占营业收入5%,同比增长8.26%。联华超市也在今年7月启动改造,目标在今年将门店自有品牌商品占比提升至10%,并争取在未来三年再增长5%。
H2: 仓储式、会员制模式愈加流行:新业态引领行业发展趋势
仓储式、会员制模式成为商超行业新的发展趋势。这类模式以大规模采购、低价销售、会员制服务等特点,吸引了大批消费者,尤其是注重性价比的年轻群体。
财报显示,2018-2022年沃尔玛的大盘增长中超六成由山姆贡献,沃尔玛中国也正关闭大卖场业态的沃尔玛门店,转向山姆,同为仓储会员店的COSTCO以5家门店创造的销售规模位列2023中国超市第26名,门店数量也在上半年继续增长,仓储会员业态呈现出强劲的竞争力。
一些传统商超在转型调整时就由大卖场转向仓储会员店。永辉超市在2021年就开始探索仓储超市,迅速开出多家仓储店。今年1月,永辉开出云南首家仓储式旗舰店,但在7月又关闭了苏州首家仓储店,仍在对仓储业态进行摸索。今年上半年,大润发闭店7家,与此同时又新开2家M会员店,在江苏布局仓储会员店业态。
盒马也重启会员制,今年4月,盒马恢复开通及续费会员资格,并对原会员权益进行优化升级,在去年12月取消会员办理及续费后时隔4个月再一次拥抱会员制,寻找扩大盈利的路径。
H2: 商超行业洗牌:新兴业态崛起,传统模式面临挑战
在各商超对突破困境的探索之下,行业正在悄悄洗牌。传统大卖场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,而新兴业态如仓储式、会员制超市则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。
未来的商超行业,将会是新兴业态与传统模式激烈竞争的舞台。谁能抓住机遇,快速转型,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成为行业的领跑者。
常见问题解答:
- 为什么传统大卖场式微?
传统大卖场模式面临着来自电商、便利店、社区超市等多种业态的竞争,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的挑战。
- 仓储式、会员制模式有哪些优势?
仓储式、会员制模式以大规模采购、低价销售、会员制服务等特点,吸引了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。
- 下沉市场为什么成为新风口?
下沉市场人口众多,消费潜力巨大,且竞争相对较小,是商超拓展新的增长点的关键。
- 自有品牌对商超有何重要意义?
自有品牌可以帮助商超提升竞争力,增强品牌影响力,并提高利润率。
- 商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?
未来商超行业将继续朝着多元化、个性化、智能化的方向发展,新兴业态将继续崛起,并与传统模式形成竞争。
- 商超企业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?
商超企业需要不断创新,积极拥抱新技术,提升服务质量,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结论:
商超行业正处于变革之中,传统模式面临着挑战,新兴业态不断涌现。下沉市场和自有品牌成为新的增长点,仓储式、会员制模式引领行业发展趋势。未来,商超企业需要不断创新,积极拥抱新技术,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